霉菌能分泌各種各樣的生物酶,將有機物分解后攝取其營養。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,只要有極少的養分,霉菌就會迅速生長。
采取防霉劑是食品包裝袋防霉較常用的方法。防霉劑是一種能抑制霉菌生長并殺滅霉菌的助劑。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降低或消除霉菌細胞內各種酶的活性,破壞其細胞內的能量釋放體系,阻礙電子轉移系統及氨基轉移系統酶的生長。防霉劑除具有殺菌效果外,還有以下特點:耐熱性好,分解溫度大于300℃;毒性小,且與塑料的各種原料、助劑相容性好。
高分子材料也具有一定的防霉性能。高分子材料要獲得一定的防霉性能,需將防霉性物質,如酚類化合物、有機金屬化合物、含氮化合物、含鹵化合物、含硫化合物等,以一定比例與熱塑性樹脂,如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氯乙烯(PVC)混合,并添加多種助劑,經混煉、塑化、造粒,制得防霉樹脂。助劑的添加要按一定的次序,并充分攪拌均勻。添加劑的選用要注意其協同性、與樹脂的相容性及耐久性,且與工藝條件相適應。利用防霉樹脂制作防霉高分子包裝材料,采用常規的共擠吹膜或擠出復合工藝即可。
食品包裝袋的防霉還可采用抽真空、充惰性氣體等措施有針對性地抑制霉菌生長。另外,嚴格執行防潮、防腐等有關標準,控制生產及產品流通環境,防止有機物和已長霉的材料混入包裝件中,也是食品防霉的有效措施。在進行包裝工藝前,必須嚴格檢查,確認產品干燥、清潔、無霉菌生長痕跡,且沒有被直接引起長霉的有機物質污染。
根據國標CB/T4768-1995《防霉包裝》規定,防霉包裝等級應根據產品抗霉菌侵襲能力、運輸、存儲所涉及的環境條件、包裝件結構、包裝材料的抗霉性能以及霉菌試驗的結果等因素來確定;霉菌試驗依據GB/T4857.21-1995《包裝運輸包裝件防霉試驗方法》,或依據國軍標 GJB573A.305-98《引信環境與性能試驗方法》,或依據國軍標GJB573A.305-98《引信環境與性能試驗方法霉菌試驗》,在規定的溫度、濕度、菌種、試驗周期進行。對食品包裝袋防霉性能的檢驗應依據上述標準進行。